培养目标:化工是“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简称,主要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和合成新物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化工生产水平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为适应新时期化工技术创新和生产要求,化工人才培养是根本,基于这一举措,我们因时、因地、因人,探索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对化工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加强“重视理论教学、提升专业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等,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法治精神、现代经济及创新思维等基本素质的化工技术型人才,夯实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化学、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医药、材料、环境等行业相关的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与技术管理、系统分析、技术研发和安全环保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特色或优势:本专业紧密结合浙江省石化产业需求,近年来成为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专业之一。专业既重视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强化,也突出对石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力争使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长。专业的师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化工系现有专任教师12名,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6名,其中11位教师博士毕业于国内化工强校,如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位教师为研究生导师。当前,宁波-舟山港拥有我国最大的石化产业群,围绕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开展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为服务于本地区化工产业生产和建设,本专业已与代表性的镇海炼化、浙江石油化工、中金石化等我国知名龙头化工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并开展相关合作研究,以期为化工行业发展和不断进步做出贡献,同时提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此外,本专业还聘请10余位大型石化企业和设计院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客座教授,为人才培养给予指导,提出顺应新时期化工发展的新方向。本专业具有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建有各类实验实训设施及6个校外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面积约1500平方米,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石油炼制工艺学、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与优化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在石油化工、能源、环境、精细化工等行业从事技术管理、商品检验、工程设计、经济分析、化工贸易、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和科研等工作。
典型就业单位:镇海炼化、中石化销售系统、中石油销售系统、中海油大榭石化、中海油舟山石化、浙江石化、荣盛集团、巨化集团、浙能集团和宁波巨化化工等石油化工行业。
典型读研单位:上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浙江工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2020年毕业生读研率(含留学)为4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