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预期毕业生几年之内达到以下目标:
(1)能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设计并实现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
(2)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
(3)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4)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体系知识,并应用在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通过文献查阅与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设计与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模块或算法,在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
(4)研究: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意识,能够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认识和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能够理解和评价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及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伦理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备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10)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有效沟通,包括文字表达和语言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
WEB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甲)、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架构、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专业特色
1.传统优势专业
本专业为“十一五”期间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十二五”期间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省高等学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省“十二五”优势专业项目,省“十三五”优势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强化实践环节,依托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践教学平台优越。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践课程体系、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等,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2.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2018年本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的认证,专业秉承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行业驱动教学、坚持目标导向的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与行业紧密结合,开设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实验班、大数据+云计算实验班以及数字金融实验班,专业设置了持续4个学期的《创新实践》系列课程,实施小班化、导师制及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强大的师资和科研力量支撑下,培养学生的复杂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学科竞赛成绩优异
本专业全过程激励学科竞赛,学生参加ACM竞赛、挑战杯、电子设计、嵌入式、服务外包、互联网+等多项学科竞赛,成绩优异。本专业学生近3年(2017-2019年)获得的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奖项如下表所示:
获奖时间
|
竞赛名称
|
省级以上奖项获奖人次数
|
2019
|
挑战杯、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大赛、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
|
55
|
2018
|
挑战杯、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大赛、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
|
55
|
2017
|
挑战杯、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大赛、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
|
58
|
4.专业排名领先
本专业近四年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如下表所示:
年度
|
排名
|
全国软件工程专业总数
|
占比
|
2017-2018
|
25
|
440
|
前6%
|
2018-2019
|
38
|
461
|
前8%
|
2019-2020
|
29
|
480
|
前6%
|
2020-2021
|
26
|
599
|
前5%
|
*出处: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5.就业与升学优势突出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高,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大量优秀毕业生成为著名IT企业的主要技术力量,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本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率和升学率如下表所示:
年份
|
毕业生数
|
一次就业率
|
2018
|
160
|
98%
|
2017
|
127
|
99.21%
|
2016
|
132
|
100%
|
*出处: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第三方调查数据
|